谷歌公司的Google Clas拉開了各大廠商的可穿戴設備大戰,此后各式新穎的可穿戴設備層出不窮,搶占各大咨詢媒體網站的同時也對傳統手機和平板行業造成了威脅。但不斷涌現的可穿戴設備卻都存在著一個同樣的問題,就是續航能力較差。
MCU決定續航能力 降低功耗是關鍵
由于可穿戴設備的特殊性質,MCU需要能夠快速的進行不同模式切換,以常見的睡眠模式為例,就可劃分保存和備用這兩種模式。在多模式下切換看似可以降低功耗,但實際上,MCU在復雜的模式運行下進行切換,往往需要很長時間才能完成。這就意味著系統會分配更多的電力去完成切換,根本無法達到降低功耗的真正目的。
越復雜的設計就需要更多的處理器進行支持,以高度智能手表為例,就需要MPU(微處理器)搭配M4等級的MCU來響應系統需求,這就表示在有限的電池容量將更多的被劃分消耗。
如何實現降低MCU功耗
理論上來說,睡眠模式中的MCU隨著與周邊元件的資料傳輸速度而變動,也就是說資料傳輸速度的愈快,MCU所需的喚醒時間也就越短,在這種情況下可導入DMA控制器,即多通道直接記憶體存取控制器,在不喚醒MCU的狀態下執行及分配資料存取,將多筆資料分配儲存至靜態隨機存取記憶體(SRAM)及快閃記憶體(Flash)中,在記憶體儲存至一定容量后再喚醒MCU使其能一次處理多筆資料,不必在睡眠模式下被打擾,從而節約了處理時間。
在共同的續航問題面前,低功耗MCU的市場前景無疑是巨大的,廠商都在尋找更佳的解決方案來實現更加智能,續航能力更強的產品。
小編觀點:不止針對可穿戴設備,在以“小”為趨勢的現在,MCU技術的發展無疑將革新未來的硬件科技,其市場前景將是非常巨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