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麥子金服就現下的經濟、金融科技發展狀況發表了觀點。
在剛剛過去的博鰲論壇上,強調最多的莫過大數據,云計算和人工智能,面對這種情況,金融科技行業專家表示:“科技催生了互聯網金融,并且對傳統金融業態發展帶來了若干的重大改變。”
科技在人類文明進步的大變革中起著關鍵性的作用,金融行業更是如此,以生態金融、普惠金融、數字金融為代表的金融概念在媒體端層出不窮,人工智能、大數據、云計算等大批新科技的應用成為當前互聯網金融平臺創新的發力點。可以說,金融科技創新開啟了人類一個全新的大時代:互聯網金融降低了金融服務的門檻,讓以往煩瑣的金融服務真正進入尋常百姓家,惠及大眾,而且還能讓投資者可以充分利用碎片化的時間在互聯網金融平臺進行投資,提升了用戶的體驗。這在以前以銀行為代表的傳統金融壟斷時期,是難以想象的。而近年來,以互聯網帶動的金融科技也不斷沖擊著傳統金融業。
平安集團7年前成立全資子公司平安科技,來服務集團以及各子公司,后向外輸出。興業銀行2015年攜手高偉達、金證科技等共同出資5億元,成立興業數字金融服務(上海)股份有限公司,為城商行等中小金融機構提供金融云服務等技術支持。今年4月24日,建設銀行旗下建信金融科技正式亮相,注冊16億,是迄今為止中國商業銀行設立的規模最大的科技公司。
傳統金融行業與金融科技的一次次碰撞,不但賦予了金融行業全新的生命力,也是未來金融生態的發展趨勢。在近日召開的博鰲亞洲論壇2018年年會上,招商銀行原行長馬蔚華表示,“金融科技企業和傳統金融,不是他們互相誰把誰滅了的問題,也滅不了,而是他們之間的相互交融,優勢互補,我覺得這個是銀行未來非常廣闊的前景。”
在中國經濟三十多年的快速發展和居民收入增長的大背景下,財富管理的強烈需求,已成為一種大趨勢。在面對巨大的機遇時,互聯網金融行業復雜的市場環境也為行業帶來了巨大的挑戰。早期的野蠻生長,監管不夠完善,某些平臺一度出現假標、自融等非法詐騙行為。這些行為大都是利用信息不對稱而得以實施,給用戶造成了巨大的經濟損失,也讓網貸平臺里的“正規軍”蒙受了不少冤屈。互聯網金融領域風險事件頻發,合規經營的討論不絕于耳:合規是最起碼的要求,也是解決問題的關鍵。
“金融風險防控已被監管層重視,而金融風險防范的信息化應用,仍是中國金融業的薄弱環節。”國家信息化專家咨詢委員會委員相關領導近日表示。
“專注技術創新、堅持合規運營是平臺應嚴格遵守的生命線。合規是國家對互聯網金融企業的要求,也應該是互金企業的自我要求,它關系到一家互金企業能否合法生存,能否獲得投資方和用戶的認可。一個互金平臺想要長久健康的發展, 必須老老實實的合規,以技術為驅動器同時,應以合規為基石。” 麥子金服創始人黃大容表示。
麥子金服是一家專注于個人和企業提供綜合金融信息服務的金融科技公司,目前將要進入發展的第九個年頭。成立之初,麥子金服就確立了以合規為基礎的可持續健康發展戰略,與商業銀行簽訂資金存管協議,確保平臺資金和用戶資金完全隔離,且加強了平臺信息的披露。
2018年,中國經濟雖然面臨錯綜復雜的國際國內環境,但監管層始終維持穩中求進的工作基調,有效激發了內生動力和活力,推動了國內經濟的持續回暖。金融科技熱潮正席卷全球,作為此輪熱潮的重要分支,互聯網金融高速發展,成為了國內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撐產業,以麥子金服為代表的優秀企業也將邁入合規穩健發展的全新階段,不斷帶動著我國互聯網金融行業的全面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