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招商銀行與人工智能“國家隊”云從科技正式展開合作,雙方將就銀行業務流程全方位智能化進行研究與落地。
在此之前,云從科技在銀行業的人工智能市場占有率已經超過了70%,日均調用量超過1.1億次,招行曾是云從科技競爭對手的標桿案例,是什么讓招行在兩年之后最終選擇云從科技?
拿下招商銀行最大AI訂單 云從科技的底氣何來?
炒作盛行,超90% AI 公司都在虧損
2018年,媒體和投資人終于開始發現,狂飆突進了三四年之久的人工智能行業開始面臨商業化落地等現實問題。在行業細分領域,AI 結合金融、安防、交通、醫療、汽車出行(自動駕駛)、語音交互、AI 芯片等也呈現出新業態。
作為繼移動互聯網之后的下一個時代,2015年到2016年,人工智能企業呈現爆發式增長。《北京人工智能產業發展白皮書(2018)》顯示,截至2018年5月8日,全國人工智能企業數量達到4040家,其中獲得過風險投資的公司只有1237家。
在今年3月發布的《2017中國獨角獸企業發展報告》中,云從科技、思必馳、寒武紀等多家人工智能企業榜上有名,圖像識別、智能語音、AI 芯片成為主要創業方向。
與此同時,在2018年,人工智能遭遇商業化落地之痛。有研究報告顯示,90%以上的 AI 企業依然處在虧損階段,絕大多數企業年營業收入不足兩億。
究其原因,在于不夠“接地氣”,大部分 AI 企業認為只要有高學歷人才,有大量資金就可以像O2O 或共享出行一樣燒出一個市場,然而事實證明這樣行不通。
AI 必須為其他行業的企業提供服務,并且能夠直接解決其問題。這就要求在垂直細分領域中,AI公司必須深入到行業中去,才能捕捉到對方的痛點。
專注行業,占有率證明市場認可
云從科技與其它 AI 企業不太一樣的地方在于,其自成立起便聲稱專注深耕行業,而三年后的今天也確實證明了云從科技“言行一致”。人工智能在各細分場景的落地速度不同,AI 結合金融走在了前面。
早在2015年,這個領域就發生了激烈的競爭,最終結果現在已經明朗。截止2018年3月15日,國內有能力自建系統的銀行約為148家,已經完成招標的銀行約為121家,其中云從中標了90余家總行平臺,市場占有率約為72.7%。在網點覆蓋方面,云從的客戶已經覆蓋了超過14.7萬個網點,約占比例為66.8%。
另外,今年6月,云從科技通過與興業數金合作,為超過300家中小銀行、非銀行金融機構、中小企業提供金融信息服務。
與大部分民眾與媒體的認知不同,AI 當下所變革的并不是“無人駕駛”、“AI醫療”等尚無法真實商用的領域,而是發生在“AI金融”、“AI安防”、“AI交通”等能潛移默化改變人類、社會生產關系的領域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