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5日-26日,第四屆全球互聯網經濟大會在北京國際會議中心舉行,迎來了包括微軟、亞馬遜、百度等近百家互聯網巨頭和獨角獸企業,圍繞“萬物智生數字賦能”為主題,共同探討了新形勢下如何利用互聯網創新促進各領域智能化的整合協同。馬劍飛,安頓聯合創始人,作為醫療人工智能領域心腦監測預警服務的先行者,受邀參加了此次盛會。
近年來,移動互聯網、物聯網、智能硬件等技術快速發展,為互聯網的發展提供了豐富的“助燃劑”和“催化劑”。同時,隨著中國老齡化程度的加速加深,2025年,六十歲以上人口將達到3億,成為超老年型國家;同步伴隨的是心腦血管疾病、腫瘤、糖尿病等慢性病的顯著增高和越發沉重的醫療經濟負擔。
安頓在此大環境中應運而生,歷時3年研發,以百萬心肌梗死、腦卒中臨床數據為基礎,結合中醫子午流注原理,通過智能可穿戴終端 -- 安頓護心儀監測心率、血壓、血氧等數據趨勢,日監測近2000個生理指標,解析用戶健康狀態,對用戶進行早期疾病預防,致力于防病于未然。
安頓聯合創始人馬劍飛在智能科技論壇上發表演講
大會上,馬劍飛在智能科技論壇上發表了《“看見”健康,防病于未然》的演講,分享了當今全球和中國不容樂觀的大健康數據,解析了未來醫療的四大特征,并詳述了安頓是如何用 AI 實現大健康預測和疾病防護的。馬劍飛表示:“AI 將賦能未來醫療,助力健康全生態管理的智能化實現。未來醫療將從階段性檢測到持續性監測,從反應性治療到主動性預防。醫學將回歸問題的本真,不只是盲目依賴概率性的醫療檢查,“遇洪則堵”,而是將人體看作一個整體,以養為主,“遇洪應疏”。而這正是中醫的本源,因“看”不到,逐漸在重實驗的近代醫學發展中被淡忘?!?
談及安頓的心梗、腦卒中發生前24小時預警服務,馬劍飛表示:“當德勤預測2022年我們將實現智能設備血糖檢測時,安頓已經將病理大數據與中醫相結合,利用人工智能,實現了血糖監測、腫瘤預測;更針對中國人健康的第一大殺手 -- 心腦疾病,研發了心肌梗死、腦卒中發生前24小時預警服務,推出市場一年多以來,用戶達2萬余名,發出預警2000多個。”
智能科技的發展為人們的生活各個方面都將帶來革命性的變化。安頓也期望有更多的智能化創新,將人工智能與醫療有效結合,為醫療的未來,世界的未來賦能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