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6日,宜信迎來MIT TR35科學家代表團到訪,雙方展開了一場金融科技巨頭與世界頂級科技創新人才的腦力深度交流PK。
宜信公司CTO與Ted HU交換禮物
科學家代表團包括《麻省理工科技評論》的代表Ted HU,以及歷年TR35的獲獎人,BrainCo 公司與BrainRobotics 公司創始人兼CEO韓璧丞、深鑒科技創始人兼CEO姚頌。兩位優秀的科學家、創業者,清華大學機械系先進材料成形方向博士、十維科技合伙人胡可輝,紐約大學博士、數聚變聯合創始人宋鵬程。科學家們與宜信代表探討了行業最前沿、甚至一系列腦洞大開的話題,包括是否能通過腦機接口技術完成對人投資過程中腦電波活動情況的監測,進而影響人的投資決策,以及AI是否能最終取代VC/PE的工作。
在與科學家們的交流中,宜信公司CTO向江旭表示,宜信已經在包括大數據、AI、云計算的科技應用與創新等方面取得了很多成就,但還遠遠不夠,他希望這些星星之火首先在宜信公司內部可以燎原,然后希望能夠影響行業,讓整個金融行業都實現技術的落地和應用,使得技術在金融行業中產生真正的價值。
向江旭主持論壇
宜信要做的不是冷冰冰的用AI來取代人,不僅僅是通過節省成本用AI取代人的勞動,甚至讓一部分人失去工作。宜信希望用AI使金融行業的營銷效率提高、降低成本,而且能夠創造新的營收,創造新的機會,把一些簡單重復、非常繁瑣的勞動交給機器去做。而金融行業的從業者們能夠有時間去做更有創意、更有價值的工作。
宜信在金融科技領域的探索時間對行業有很強的推動和借鑒價值。一直以來,宜信堅持理念創新、技術創新、模式創新,秉持宜人宜已、美好生活的企業愿景,讓科技為金融業務賦能,同時也用金融投資賦能于科技。在過去12年里,宜信所做的金融科技創新業務實踐中,科技起到了核心的推動作用,創造了巨大的商業價值。
科學家代表團與宜信高管合影
全球MIT TR35獲獎者是科技領域的佼佼者,他們來自全球不同國家,他們或許是技術研發教授、科技創業者、行業遠見者、青年科技精英。金融是AI等科技的絕佳落地場景,宜信作為金融科技巨頭,因此也吸引了MIT TR35獲獎者走進宜信,深入交流了解宜信在科技應用、科技創新、科技投資、科技輸出各方面的最佳實踐。
從1999年開始,《麻省理工科技評論》每年在世界范圍內評選35歲以下的科學技術的革新者,也就是TR35。今天TR35已經成為世界級的權威性榜單,尤其是在學術界和創業公司獲得很高的認可。
TR35的權威性就在于它曾經發掘了谷歌創始人拉里·佩奇和謝爾蓋·布林、Facebook創始人馬克·扎克伯格、蘋果首席設計官喬納森·伊夫等等人物,今天這些人已經成為了各種領域的行業領袖。我們也要看到,他們之所以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是因為成功的將科技創新進行了商業化應用,讓科技造富大眾,最終改變了這個世界。
26日與科學家們對話的宜信代表,也代表著宜信在科技應用、科技創新、科技投資、科技能力輸出等方面的業務最佳實踐。分別是宜信財富高級副總裁尚筱、宜信新金融產業投資基金投資委員會董事叢郁、華創資本管理合伙人熊偉銘與姚頌一起探討了母基金和華創這樣的基金如何捕獲AI領域的獨角獸等話題。
宜信翼啟云服區塊鏈應用實驗室負責人于明楊、宜信博誠副總裁孟繁錦、宜信普惠高級副總裁吳躍東、宜信大數據創新中心工程總監張軍與 TR35獲獎者韓璧丞一起,結合自身負責的業務,討論了區塊鏈、智能保險、智能客戶服務以及AI在投資領域與FOF結合等前沿話題。
宜信認為金融是AI等科技的絕佳落地場景,同時也用母基金的方式為科技創新創業提供長期有耐心、有溫度的錢。10月26日,宜信與MIT TR35科學家們一起,暢享了一場科技的盛宴。10月27日,宜信還將與這些世界最具創新性的科技大夢想家們一起,拆掉科技的高墻,看他們如何實現科技跨界,做出浪潮下的抉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