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動城市智慧化,促進粵港澳大灣區融合創新發展。2018年12月20日,以“智慧潼湖,智享未來”為主題,由碧桂園·潼湖科技小鎮主辦,惠州市互聯網協會協辦的2018中國(惠州)智慧城市創新發展論壇在惠州市舉辦。
值得一提的是,惠州市潼湖生態智慧區管委會專職副主任歐陽志,惠州市人防信息保障中心主任劉實林,碧桂園集團助理總裁、產城發展事業部總經理向俊波等眾多大咖嘉賓,以及來自百度、華為等百余位行業專家學者、企業高管齊聚現場,共同探討新型智慧城市建設未來方向。
大會現場
“智慧化”是城市新的競爭力指標
開放智慧城市入口與企業共生成新趨勢
目前,信息社會已成為主流社會形態,而互聯網也成為推動經濟社會快速發展的第三支力量。這也意味著,信息化已滲透到各個領域,包括城市管理與建設。因而,在評價區域競爭力上,“數據治理”能力已成為重要的衡量指標。
早前,《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政務信息系統整合共享實施方案的通知》明確提出:“納入整合共享范疇的政務信息系統包括由政府投資建設、政府與社會企業聯合建設、政府向社會購買服務或需要政府資金運行維護的,用于支撐政府業務應用的各類信息系統?!边@也體現了智慧城市如今已是我國網絡強國戰略務實推進的重要著力點。
近年來,惠州市政府高度重視智慧城市建設,并將智慧城市作為引領社會穩定和長治久安的重要戰略選擇。2017年7月18日,惠州市政府通過《惠州市國家智慧城市試點建設實施方案》和《智慧惠州三年行動計劃(2017-2019年)》等事項,全面推進智慧惠州信息基礎設施和標準化建設。而潼湖生態智慧區作為惠州重大區域發展平臺之一,引入有產城融合理念的標桿項目,致力打造智慧互聯城市。
在本次大會上,惠州市潼湖生態智慧區管委會專職副主任歐陽志表示,中韓(惠州)產業園的核心區、潼湖生態智慧區等重大平臺的加快推進,碧桂園創新小鎮、思科科學城等一批引領性項目的建設,都不斷開創智慧區建設的新局面。
其中,歐陽志針對潼湖科技小鎮提供資源平臺、開放應用場景給入駐企業的這一事件進行表示,“小鎮的開園與智慧城市建立,代表了潼湖速度與高度,也意味著潼湖作為未來的新增長極,將提供良好的企業發展平臺?!贝送?,他表示真誠地歡迎更多的企業帶著先進地科技成果來惠州落地轉化。
潼湖生態智慧區管委會專職副主任歐陽志
“與入駐企業共享智慧城市的大市場,開放場景入口,共同推進科技成果應用落地。”碧桂園集團助理總裁、產城發展事業部總經理向俊波表示,潼湖科技小鎮目前擁有160+應用場景,不僅生活上處處展現“智慧”,還通過產城融合引領行業建設創新,以產業帶動智慧城市的可持續發展。
在小鎮的日常運行中,“智慧”應用隨處可見,有由無人機、無死角視頻監控、人臉識別、智能眼鏡等設備組成安防系統;有由光伏發電、微風發電、光伏跑道、自動滴灌智慧等組成了生態節能環保系統。
行業大咖論道
挖掘智慧城市的新機遇
大會還特別邀請了華為、百度、國脈、云星、碧城智慧科技等行業領軍企業的大咖代表進行主題演講,共同探討了華為最新AI城市智能體、百度智慧交通技術、全球頂級智慧城市研究成果、智慧公安應用,以及平方公里級智慧城市平臺建設等發展理念和技術實踐。在前沿技術的探索、觀點思想的碰撞中,推動行業良性發展,共同探索智慧城市更多的可能性。
論壇嘉賓分享交流
碧桂園產城發展事業部智慧城市公司副總經理陳新勝從潼湖科技小鎮的智慧城市應用實踐出發,指出未來城市的“智慧化”必定是全數字、全光網、全物聯。同時,也將包含了生產智慧化、生活智慧化、產業政務服務智慧化、城鎮管理智慧化、生態保護智慧化。
而這效果的實現不是單方面的推動與發力,應該是一個整體的聯動,例如潼湖科技小鎮與百度、??低暋⑷A力特等企業或研究院一同構建智慧城市生態圈。通過打造聯合實驗室、挖掘合作資源、整合市場、聯合研發等,繼續推動智慧城市的快速發展。
不同于潼湖科技小鎮的智慧城市實踐,華為作為行業巨頭,則是基于技術層面提供智慧城市建設支持。在本次論壇中,華為技術有限公司粵東區總經理羅時倫便針對今年10月華為提出了“城市智能體”的概念進行解讀。以深圳市交警與華為合作打造的華為云TrafficeGO交通智能體解決方案為例,基于“城市智能體”,深入剖析城市大腦和信息感知系統層的構建。
智慧城市在各領域的建設與應用,推動了智慧城市生態圈的形成。對此,國脈集團副總經理兼華南區總經理劉佳表示,新型智慧城市建設將提供新的產業機會點,包括大數據、互聯網+服務、基礎設施智能化改造,以及數字政府、智慧社會、智慧鄉村等。
云星數據副總裁兼研發中心總監樓煒、百度公司資深解決方案架構師熊鵬圍繞“警務云平臺助力城市智慧建設”及“AI助力智能交通建設”的話題展開思考,以技術解讀+案例分析,生動地闡述了智慧城市的應用場景。
本次的智慧城市創新發展論壇精準對焦行業,不斷挖掘智慧城市新議題、新風向,為業界各方提供了一個交流與學習的平臺,是一場“干貨滿滿”的城市盛宴,更是一次對話智慧城市未來的路徑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