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云而生,運籌維幄”——天旦全國云性能管理技術研討會巡展的首站大會,成功在上海落下帷幕。會上,天旦正式發布云性能監控白皮書,為企業上云提供戰略指引,助攻上云。
7月24日是一個象征著全體運維人的日子——一周7天不放松警惕,一天24小時隨時待命應對突發狀況。在云計算興起之后,運維的負擔更加沉重:云的高靈活性帶來了更多未知風險和可能發生故障的因素,而封閉性讓故障的識別與排查更加困難。
今年的7月24日,可能是一個截然不同的轉折點,因為在這一天,天旦正式宣布備受好評的業務性能監控產品BPC現已為多種模式、多種架構的云平臺深度適配,全力助攻上云。
金融行業處于安全合規考慮,大多選擇商業技術方案架設私有云。但商業云架構是高度封閉的黑箱,傳統的性能監控方式無法準確獲取到內部的應用狀態,更不用說實現監控覆蓋。與各云架構廠商保持深度合作的天旦,早在2016年就開始為客戶提供業務上云保障及云中性能監控方案,成功為國內第一家金融云的業務系統整體上云保駕護航。隨著多年的技術攻關、實地部署與平臺合作,天旦將為云而適配的各種產品組件與BPC深度整合,成為可以適配公有云、私有云、混合云等多種云模式,對接OpenStack、VMware、EasyStack、阿里云等多種云技術架構的通用型產品,為更廣大的金融機構提供云上性能監控的完善成熟技術方案,助力企業完成數字化轉型。
會上,天旦聯合創始人兼CEO楊光輝為大會致辭,提綱挈領地發表了對云計算行業發展趨勢的見解,描繪數字化轉型浪潮之下由云帶來的深刻技術變革的宏偉藍圖。
天旦聯合創始人兼CEO 楊光輝為大會致辭
天旦聯合創始人兼產品與增長副總裁賀曉麟緊隨其后,詳細介紹了BPC Go Cloud為業務上云和云中性能管理所作的產品適配與更新,充分展示了BPC產品就緒的“硬實力”;而天旦研發部資深主任工程師葉志強則深入講解了天旦為適配云中應用監控所做的技術攻關,特別是普遍被認為難以實現的Kubernetes 容器集群架構種的應用性能監控如何通過Sidecar編程模型被攻克。
天旦聯合創始人兼產品與增長副總裁 賀曉麟
除了BPC Go Cloud的正式登場,天旦還邀請到了招銀云創的總經理助理程劍豪作主題演講,分享金融行業云助力企業業務增長和金融科技創新的親身實踐案例,將成功運營私有云與行業云的技術經驗帶給到場嘉賓。
招銀云創總經理助理 程劍豪
活動當天,研討會的會場被與會嘉賓塞得滿滿當當,他們都是已經運營著私有云或正在規劃將業務搬上云端的運維人,其中不乏天旦的諸多客戶:浦發銀行、浙江農信、上海農商行、杭州銀行、浙江民泰商業銀行、中國外匯交易中心、Metlife美國大都會人壽等。演講者們毫不留私的慷慨分享讓到場嘉賓們聽得聚精會神,連茶歇時都在熱烈地討論技術問題,希望能夠從云計算的先行者那里盡量多取一些經。7月24日從此將成為運維人的狂歡日,大家齊聚天旦云性能管理技術研討會,一起“騰云駕霧”。
多年的技術積累和案例實踐,共同促成了BPC Go Cloud的成熟云中性能監控適配。同時,通過整合對各類云架構的技術理解、應“云”而生的各種技術攻關成果,以及由PMP認證專家親自驗證的業務上云方法論,天旦特別策劃《邁向云端——云時代性能管理白皮書》,作為會議內容的精華贈與到場嘉賓。很多嘉賓表示,這份技術手冊像火爐天的空調、馬拉松途中的補水站一樣及時,一定會讓他們的上云之路、云中運維之路走得更快更穩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