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0日-16日,國際人工智能聯合會議 IJCAI (International Joint Conferences on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在中國澳門隆重召開。自1969年,IJCAI 首度于美國華盛頓召開,發展至今已然成為人工智能領域最重要和最頂級的學術會議之一,歷屆受邀嘉賓不乏獲得圖靈獎、諾貝爾獎的頂級學者。適逢 IJCAI 50周年與中國人工智能發展40周年,所以,今年的 IJCAI 備受矚目,超過3000名 AI 學者與業界領袖云集中國澳門,共同探討人工智能的現狀和未來。冰鑒科技創始人、董事長兼 CEO 顧凌云博士受邀發表演講,分享了冰鑒科技在 AI 領域的探索與實踐。
今年的 IJCAI 聚集了全球知名的人工智能專家,包括麻省理工學院教授 Leslie Kaelbling,南京大學教授周志華,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教授 Adnan Darwiche,康奈爾大學副教授 Kress-Gazit,羅馬第一大學教授 Giuseppe de Giacomo,索尼公司計算機科學實驗室總裁兼首席執行官 Hiroaki Kitano,博洛尼亞大學教授 Michela Milano 等,共同分享人工智能領域如機器學習、自主代理和深度學習等技術方向的重要進展。
冰鑒科技創始人、董事長兼CEO顧凌云博士發表演講
會上,顧博士發表題為“AI Meets Risk”的演講。從市場、商業模式、人才教育、監管等方面剖析了中美兩國人工智能發展的差異。而對于 AI 技術本身,顧博士強調,技術的積累與創新是冰鑒快速發展的基石與動力。自2015年成立以來,冰鑒就不斷加強對頂尖 AI 人才的引進,并先后在洛杉磯和南京建立 AI 實驗室,目前擁有來自卡內基梅隆大學、哥倫比亞大學、普渡大學、馬里蘭大學等大量博士從事深度學習、自然語言處理、知識圖譜、語音識別、計算機視覺等技術研究,在人才培養、學術研究、成果轉化、商業應用等方面進行深度探索。同時,加強與國內外科研院校合作,共同助推中國人工智能技術取得突破性的發展。
此外,顧博士還指出,人工智能的發展并不簡單地指代算法進步,而是要正確地把技術應用到對應的業務場景中,“算法并不是越復雜、看起來越高級,效果就越好,而是要考慮使用的環境。比如,在數據分類清晰、物理含義明確的情況下,我們直接使用邏輯回歸就可以達到很好的效果;而在數據分類不夠清晰、含義不夠明確的情況下,機器學習才能發揮它的作用?!?
基于對 AI 技術長期儲備,以及對業務場景的深刻理解,冰鑒科技已經打造出基于三要素的冰鑒特色信用評分、一體化企業風控服務、智能風險決策引擎、知識圖譜計算平臺等多個拳頭產品,服務超過500家國內外客戶,并和中國銀行總行、中國工商銀行總行、南京銀行、蘇寧銀行、今日頭條、馬上消費金融、中銀消費金融、樂信、眾安保險、瓜子二手車等公司展開深度合作,為客戶業務的智能升級提供技術支持。
未來,冰鑒科技將會繼續加大研發投入,不斷引進更多科研人才,進一步助力金融業的轉型升級。同時,依托領先的 AI 技術和人才優勢,冰鑒也將繼續探索人工智能技術在醫療、教育等其他行業的落地應用,加速產業智能化轉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