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聯網已經儼然成為下一個Big Thing,汽車公司在硅谷也開始變得前所未有的活躍。就像我之前寫過的,他們會專程從底特律飛來參加各大互聯網相關的活動,或者通過成為頂級贊助商的方式來吸引開發者。有的公司甚至選擇走的更遠,比如說,在硅谷設立一個專門的實驗室,和整個硅谷生態一起進行車載技術的創新。
最近我就到了本田(是的,成立實驗室的不是美國的通用也不是美國的福特,而是來自大洋彼岸的日本本田)位于Google總部所在地Moutain View的實驗室。它的全稱很簡單,就叫做本田硅谷實驗室(Honda Silicon Valley Lab,以下簡稱HSVL ),主要從事車聯網、人機交互、大數據和安全四個方面的研究。不過因為里面有很多“神秘的原型產品和技術”還不能對外披露,所以我們把重點放在了競爭激烈的車聯網這一塊上。
讓人有點意外的是,根據高級項目總監杉本直樹(Naoki Sugimoto)的說話,HSVL一開始也主要是關注車聯網技術,而且,這個實驗室已經成立了兩年多了。
“從兩三年前起,人們就開始走到哪里都要連上手機。但是往往一到車里,手機就沒法再用了。所以,我們的顧客們想要的也不僅僅是駕駛,而是連接(Connected)。”杉本說。
本田很快意識到,想要在車里提供這種連接的服務,就要加入移動信息技術這個社區,和創新者一起協作。“但是幾乎所有的移動創新都來自硅谷”,于是,他們在Moutain View成立了這件實驗室,和這里的大公司和創業者們,一起思考本田甚至汽車的未來。
“硅谷有世界上最棒的創新生態系統,VC、創業者、大公司、研究機構……這是我們在這設立實驗室最初的動力。”杉本回憶說。最初這個實驗室只有4個人,但是規模迅速擴大,“我們現在主要的工作就是,和外界協作,創建未來汽車的原型。”
其實本田還有其他的研發中心,比如另一間03年就成立的、擅長計算機科學研究的實驗室,但是對于HSVL來說,最大的不同也就在于他們的“硅谷化”:不僅關注技術,更關注技術能如何轉化為產品。
“我們會有很多的頭腦風暴會議。”杉本說,他們甚至有一個專門的術語來形容它——ワイガヤ。他們會邀請很多互聯網公司的人,比如Facebook、Google以及蘋果的人一起來進行“ワイガヤ”,也經常去拜訪他們,交換意見,一旦有好的想法,就會進行原型產品的開發。
比如蘋果的Siri Eyes Free,一項通過車內藍牙系統聲控連接iPhone Siri的服務,很多人可能不知道,其實它最開始的原型產品就來自于HSLV的“ワイガヤ”。
杉本回憶說,早在2011年底,他們就開始關注語音識別的技術,突然有一天,他們發現蘋果利用這項技術開發出了Siri,于是杉本和他的同事們就有了自己研發“Siri”和車結合產品的念頭。
不要以為是汽車巨頭,所有合作大門就會順利打開。一開始杉本他們采取的同樣也是非常“極客”的做法:破解了Siri(hack it),然后用藍牙把手機和車連結起來,進行語音操作。他們帶著這項產品原型去了蘋果進行展示,毫不意外地,蘋果的人非常興奮!他們提出很多建議,讓越來越多的人參與進來,最后還引起了一位副總裁的注意。
“蘋果的員工都說,Honda提出了一個很棒的創意!他們要優化Siri,然后連結到車上去。”杉本回憶說。就這樣,他們和蘋果一起開發了Siri Eyes Free。
就在貢獻這個“頭腦風暴”的同時,杉本他們也獲得了回報。由于有了這些非常密切的合作,本田在競爭上獲得了時間優勢。現在本田旗下已經有幾款車型已經完成了Siri Eyes Free的集成,而且旗下高端品牌謳歌(Acura)將會實現預先內置。此外,像年輕人喜歡的飛度(FIT),也進行了重新設計。“原來重新設計一款新車需要5年,但是現在非常短的時間我們就做到了。”杉本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