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穿戴設備的市場是越來越窄?雖然蘋果、谷歌和三星進入可穿戴市場攪局的消息滿天飛,據知情人士分析,像是智能手表、健身腕帶等聯網個人設備,也就是所謂的可穿戴設備,要想在銷量上拼得過智能手機和平板電腦,火候還遠遠不夠。
原因在于,幾乎可穿戴科技的種種賣點,諸如“智能手機替代品”“健身追蹤好伴侶”“設備聯機小管家”之類,都不是那么地能引發群眾廣泛興趣。
由于智能手機發出了銷量下滑訊號,下一代產品推陳出新的趨勢又讓人難以置身度外,科技公司還是紛紛上了可穿戴科技的“賊船”。許多分析人士估計蘋果、谷歌和三星12個月內也會推出可穿戴產品。預測智能手表的銷量在2018年左右最多能達到1億2000萬臺,與手機和平板的距離不是一丁半點。去年智能手機銷量超過10億,平板則達到了1億9500萬。
可穿戴設備最大出路,可能就是不太受大部分人民群眾待見的健身運動了。可穿戴應該首要用于健康和健身,追蹤活動,好好分析數據。但是,健身追蹤并不是一條平坦的道路。拿美國人來說,幾乎一半的人根本不興運動這一套。研究表明,大概有三分之一的健身追蹤設備用戶在購買了6個月后就停止使用設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