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穿戴設備的爆發推動了可穿戴醫療設備市場的大踏步前進,在這個領域,很多公司已經將新產品推向市場。越來越多的公司正在憑借能夠測量心率、睡眠質量乃至血液中營養水平的設備進入該市場。隨著諸如Nike、Jawbone、FitBit、iHealth及其他廠家的產品為人們提供幫助其衡量和管理健身水平的數據,消費者對健身類可穿戴設備的需求持續增長。
同時作為物聯網(IoT)的關鍵環節或人機接口,可穿戴設備能夠利用物聯網將采集到的個人數據以連續方式傳輸至云端,實現實時監測。可穿戴設備僅僅是充分利用互聯網連通性優勢的眾多設備之一。但這種連通性是有代價的:隱私。為確保隱私安全,需要強大的安全措施,防止數據和個人信息被竊取。
為了更好的采集和傳送數據,我們對可穿戴設備的感器、計算、通信和電源管理等諸多技術有著更高級別的需求。
作為模擬行業的領導者,最早切入可穿戴市場的半導體廠商之一,Maxim利用自身的技術優勢為可穿戴設備在醫療中的應用保駕護航。
對可穿戴設備而言,采集到盡可能多的準確數據,是可穿戴醫療應用的最重要一環,這就依賴于高精度的模擬采集前端,那么傳感器所起的作用則是無可替代。同時可穿戴設備還有對數據進行處理、對數據的安全執行保護等方面的要求。這就要求廠商在各個環節進行優化設計。
根據Maxim的說法,超低功耗模擬測量電路、低功耗微控制器上運行的先進的處理和motion rejection算法是實現可穿戴傳感器的第一步,因為來自患者或使用者的信號通常很小,且充滿需要濾除的模擬噪聲信號。同時在濾除噪聲后,鑒于數據反映的是最為隱私的個人信息,因此必須加以安全保護,以防被他人獲取。通過先進的加密技術對數據進行安全保護后,將數據通過短距離無線連接發送至手機。內部電池的高效電源管理(如:Maxim的ModelGauge)和能量收集技術可使傳感器長時間保持工作。